莊文忠》市話與手機併用下的「雙底冊」民意調查

近年來,國人使用手機的普及率越來越高已是不爭的事實,此一趨勢不僅改變了多數人的生活與行為模式,對民意調查的衝擊也越來越大,如何在調查方法上力求精進,探求真實的民意,成為學術界與民調機構持續努力的方向,其中,一項重要的變革即是採用所謂的「雙底冊電話調查」(Dual Frame Telephone Survey),亦即同時結合市內電話(亦稱之「住宅電話」,以下簡稱「市話」)和手機進行訪問,再以適當的加權方法合併兩種資料後進行分析,以提高調查結果的解讀與推論。本文以下從民調採取市話與手機併用的好處、執行過程與影響等三個面向,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加以說明。

在手機尚未盛行之前,除了個人的通訊需求外,民眾為了方便申請政府服務,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安裝市話,因之,過去二、三十年來,國內典型的民意調查模式不僅是以市話為調查媒介,電話號碼也是代表調查母體的主要「抽樣底冊」(sampling frame),也就是說,只要是家裡有市話的民眾,都有可能成為受訪的對象,調查母體的「涵蓋率」(coverage)非常高。在市話高度普及之下,民調機構以隨機抽樣完成1,000多個成功樣本來推論全體民眾的態度或意見,其代表性與準確性算是相當不錯。不過,當民眾越來越依賴手機作為主要溝通工具,甚至家中沒有安裝市話僅用手機的「唯手機族」日漸增加時,民調機構單純利用市話進行訪問便會遇到調查對象涵蓋率不足的挑戰,尤其是越年輕的民眾因偏好使用手機的比例越高,市話調查越難訪問到他們,他們對公共議題的意見就可能被低估或忽視,因此,將手機納入調查模式便成為解決涵蓋率低落的方法之一。

採用雙底冊電話調查還有另外二個好處,其一,市話調查一般是以「戶」為抽樣對象,因每一「戶」內可能同時有多位合格的受訪對象,訪問時必須再透過「戶中抽樣」來確保每一個人都有相同的受訪機率,而在實務上,因年輕人常不在家或早已習慣不接聽市內電話,所以,最後很容易抽到在家的年長者進行訪問,同樣會造成年輕族群的樣本偏少的問題;反觀若是採用手機調查,則是直接以「人」為抽樣對象,因為多人共用一支手機的情況不多見,再加上年輕人使用手機的比例偏高,所以較容易提高年輕族群的樣本數。

其二,由於手機具有可移動性,民眾即使在戶外也可以接受訪問,減少市話調查經常要進行「約訪」,等待受訪對象回到住家後再重撥電話進行訪問。這個優勢在選舉民調中更為明顯,因為我國的選舉制度是採取回戶籍地投票,即選民必須在投票日當天回到戶籍所在地的投票所領、投票,而根據估計,臺灣可能至少有20%以上的人口是屬於「籍在人不在」,也就是說,這些人平時並不住在戶籍所在地,可能只有投票日當天才會回戶籍地投票,因此,選舉期間的市話調查無法訪問到這些民眾,若是採取手機調查,便有可能訪問到「籍在人不在」的人口,有效提高樣本的涵蓋率。

「雙底冊電話調查」雖然具有上述的優點,但在市話調查中納入手機調查,在執行上也有一些技術上需要解決或處理的問題。首先,在一項調查中,市話和手機的樣本要各占多少比例?若是手機樣本的比例太低,調查樣本代表性的校正效果就不大,變成只是點綴作用;但若手機樣本的比例太高,也有可能出現「過度代表」(overrepresentation)的情形,即有些族群的意見可能被高估,然而,目前學術界或實務界尚未找到一個「黃金比例」,通常不是依委託調查單位的需求,就是調查機構自行考慮可負擔的成本高低了。其次,在「雙底冊電話調查」中,受訪者依其電話使用習慣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唯市話族」、「市話與手機兩用族」及「唯手機族」,理論上,若以市話調查為主,手機調查只需訪問「唯手機族」即可;若以手機調查為主,市話調查只需訪問「唯市話族」即可;無論是市話調查或手機調查為主,若是「市話與手機兩用族」同時都調查,可能會導致此一族群的態度和意見被過度膨脹和大幅增加調查成本。

第三,市話有明確的地域性,調查前可以透過「區碼」與「局碼」判斷該支電話號碼所屬縣市,可以排除非調查範圍內的電話號碼,減少撥號成本;但手機的前四碼只能判斷所屬電信公司,再加上手機的移動性高,並無法事先確認所屬縣市,所以,通常只有以全國或全台灣地區為調查範圍時,才能可能採採取「雙底冊電話調查」或純手機調查,否則,在單一縣市或特定地理區域內的民調,光是要過濾不合格的受訪者,代價是非常高的。雖然,以目前的電信科技已經可以透過將手機位置定位,確認手機持有人所在地點,但因涉及個人隱私問題,將此一技術引進到民調中,恐引發法律上的爭訟。最後,調查成功的市話樣本和手機樣本不宜直接合併加總後進行統計分析,因其背後不僅涉及對調查母體中有關「唯市話族」、「市話與手機兩用族」及「唯手機族」的整體比例估計,也涉及性別、年齡與地區等人口結構的個案權值計算,加權處理的流程比「單底冊電話調查」來得複雜,經過處理後的樣本才能進入統計分析與推論的階段。

綜上所述,隨著資通信科技的演進,傳統以市話為主的民調已可預見其在方法上的缺陷,而納入手機的「雙底冊電話調查」,在理論上實有其必要性,也是當前的趨勢,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其在實務上必須解決的問題,至於未來是否會走向純手機而摒棄市話的「單底冊電話調查」,仍值得持續觀察。在看完上述的說明後,想必有不少讀者會提出一個「大哉問」:是不是所有民意調查都要採用「雙底冊電話調查」?本文筆者無法給予一個明確的答案,但在不考調查成本的前提下,或許可以回到手機使用族群的特性來判斷,若是在理論或經驗上,調查議題和年輕族群、流動人口、網路使用等變數有關,採用「雙底冊電話調查」應會比「單底冊電話調查」來得好,可以減少因人口結構的偏差而導致推論的失誤。此外,當前有些民調機構為了因應資訊科技發展與網際網路普及化,除了利用市話和手機進行調查外,也納入網路調查,構成多元調查模式,這又是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了。

資料來源

作者為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教授莊文忠
圖片來源:Pexels免費圖庫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