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播時間:2025 年 4 月 22 日
消息來源:Facebook 等社群媒體
爭議內容:
臉書粉專「公益演唱會」廣告貼文指出,可以提供江蕙演唱會的免費門票,附上免費索取連結,並要求提供相關個資就有索取資格。
查核結論:錯誤
詐騙訊息,寬宏售票表示並未與「演藝Enthusiant團隊」進行合作。詐騙訊息要求填寫姓名、電話等基本資料,並且加入群組登記。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分析,這類詐騙可能會誘騙繳交保證金、甚至成為三方假買賣的人頭。
爭議點一:要求加入社群的詐騙手段為何?
查核員實際點擊廣告內容,連結則導到 LINE 加入好友頁面,帳號名稱是「演唱會贈票登記處」,加入後,該帳號即傳送姓名、年齡、電話等資訊登記,填寫完成後,則要求加入第二個帳號,並給予登記編號。
▲ 詐騙集團透過 Meta 旗下社群軟體投放廣告,連結則導到加入好友頁面。(圖/宋思彤製表)
第二個帳號則表示必須加入社群,才能有取票資格;並提供第三個帳號要求加入好友;第三個帳號表示為「負責人」,除了要求審核之外,還會傳送無關的問候訊息。
社群中則有大量聊天訊息,營造社群活躍的現象。然而,並未提到演唱會門票的領取方式。
▲ 加入好友後即要求填寫基本資料,並說明自己有與主辦單位寬宏售票合作。(圖/宋思彤製表)
《全民查假會社》實際詢問主辦單位,寬宏售票表示,並未與該單位有任何合作,因此該贈票訊息為詐騙。
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分析,類似於「免費贈票」的詐騙手法並不少見,主要會透過兩種方向進行詐騙:
(一)再透過私訊進行個別聯絡,繳交所謂的「保證金」,但一去不回頭。
(二)利用你一開始填寫的資料充當人頭,做三方假買賣,嚴重會有法律風險。
爭議點二:發布訊息的單位來歷為何?
《全民查假會社》透過發佈廣告的臉書粉專進行溯源,發現是源自於一個「公益演唱會」的臉書粉絲專頁。該粉專在去(2024)年 10 月 22 日成立,原先名稱為「Luca Edward」,直到今年 4 月 19 日才改為現名。截稿前,該粉專只有 5 人按讚,活躍度低。
此外,在 Meta 廣告資料庫可發現,該粉專是在 4 月 21 日刊登廣告,範圍包括 Meta 的所有社群媒體,亦包括貼文、限時動態等形式,且目前為止廣告仍在刊登中。
▲ 該粉專「公益演唱會」在去年即成立,但原先名稱是一名英國記者,在投放廣告的前幾天才更改為現名。(圖/宋思彤製表)
Meta 曾指出,這類短期內改名的粉專,若是牽涉到完全不同的主題,就必須特別注意。舉例來說,本案的粉專名稱從英國記者 Luca Edward,變更成與個人無關的公益演唱會,且更名後就投放廣告,就有可疑之處。
查核結論:錯誤
詐騙訊息,寬宏售票表示並未與「演藝Enthusiant團隊」進行合作。詐騙訊息要求填寫姓名、電話等基本資料,並且加入群組登記。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理事長劉彥伯分析,這類詐騙可能會誘騙繳交保證金、甚至成為三方假買賣的人頭。
查核記者:宋思彤
總編審:陳秀鳳